笔趣阁 > 大时代之1983 > 第271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火了

第271章 明朝的那些事儿火了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总裁爹地,妈咪9块9!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qg17.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第三天便将戈文参与录制的这一期《大国崛起》创作者访谈节目播出了。

    在这一期之前,已经播出了对《读者》编辑郑元续和《阅读》总编土长申的采谈。

    在这一期之后,中央任命广播电台还会播出《大国崛起》在录制过程中播音人员的点点滴滴,以及贺敬之老先生对《大国崛起》的评价,最后的**将是一些专家和学者对《大国崛起》的看法以及对中国崛起的畅想。

    不出所有人的意料,关于《大国崛起》的台前幕后故事方一播出,就吸引了无数的听众。

    在十月份播出的《大国崛起》广播本身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直到现在都依然有听众聊天时说起,上市的《大国崛起》图书直到现在都依然保持着较高的销售量,所以这套关于《大国崛起》来龙去脉的回顾节目激起了听众很大的共鸣。

    就在大国崛起的话题甚嚣尘上之际,另一件让人有些哭笑不得的事情生了。

    在寄往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听众来信以及打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热线电话中,相当多的听众都在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打听戈文在节目中背诵的《明朝的那些事儿》,而民间关于《明朝的那些事儿》的讨论也逐渐的多了起来。

    很多人开始去书店打听有没有一本叫做《明朝的那些事儿》的书,当看到售货员摇头时,或失望离开,或随便购买一本关于明朝的历史书。

    当周末,新华书店统计一周图书销售情况时,赫然现原本一直都销量不佳的历史类图书和以前相比,竟然有了突破性的销售额,甚至连那些无人问津压箱底的古籍印刷品也是卖出去了不少。

    至于曾在四合院出现的各路人马,这些天也开始频频又出现在四合院中,当看到戈文在书房闭门不出时,便向院里的其他人打听这部出现在广播里的《明朝那些事儿》。

    诸如宁素心、顾城、查海生、李醒民等看过戈文手稿的人,顿时变成了香窝窝,成为了一个个人群的焦点。每个人都想要从他们口中得知《明朝的那些事儿》究竟写了些什么,为什么广播里戈文的背诵竟会如此的幽默和诙谐。

    而远在上海的巴老也给戈文打来了电话。老人是从《收获》杂志社的编辑口中得知戈文正在创作一本叫做《明朝的那些事儿》的书,然后心怀大慰,特意打电话给戈文,鼓励他要沉下心,细细的打磨作品,不要图快。

    电话里,巴老带着一丝欣慰的语气对戈文说:“我可是等你的新作品等了很长时间了。一直以来,我始终认为在年青一代的作家中,你的天资是最高的,而且你的勤奋不亚于任何人……”

    老人感慨的说道:“在这之前,虽然你已经写了那么多作品,可是竟然没有一部严肃小说,这是不正常的。原本我以为你是在担心严肃小说会打破你出版图书的销量神话,现在看来是我想多了……我现在很期待你的这部历史作品,不知道能带给我怎么样的感受!”

    巴老的话让戈文一阵惭愧,欲言又止了许久,还是硬着头皮说道:“巴老……这个……我现在创作的这部作品不是严肃小说,就连长篇小说都算不上……其实这本《明朝的那些事儿》就是一部关于明朝历史的科普读物。”

    担心巴老生气,戈文刚一说完,就赶紧解释了起来:“是这样的,一直以来我都对咱们国家很多人的情绪有些疑惑……”

    戈文把自己观察到的关于现在中国人内心潜藏的自卑和迷茫现象向巴老做了说明,然后说自己之所以要写有关明朝的历史读本其实就是想让国人回顾一下华夏历史的辉煌印记,让大家能够在遇到某些事情的时候,能够更加的理性和更加的坦然。

    “咦……这个想法很好啊!”巴老静静的听戈文说完,才赞许的点了点头。尽管两人隔着电话,距离更是远隔十万八千里,戈文根本无法看到。

    “呵呵,我还以为你这回终于脑袋开窍,终于明白长篇小说对一个作家的重要性了。谁知道竟然弄出这么一个乌龙……哈哈……”

    巴金自嘲了一番后,又语重心长的对戈文说道:“不过,戈文啊,你从事写作也有了这么久的时间了,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只有长篇小说才最能代表一个作家的创作能力和文学水平啊!你看了现在文坛的一些年轻作家可都是通过长篇小说和严肃文学才获得了一致的赞扬,像湛容《人到中年》,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冯骥才的《啊》、宗璞的《三生石》、蒋子龙的《开拓者》……都是如此啊!”

    “巴老,你放心,这部《明朝的那些事儿》写完后,我立刻开始考虑长篇小说的创作,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戈文赶紧向巴老承诺道。

    “嗯?你这种想法可不对,创作怎么能这样随便!不管是诗歌、散文还是长篇小说,最重要的是要有感情有思想!如果你仅仅是想证明自己,那更应该沉下心,认真的思考,仔细的揣摩,千万不要仓促动笔!”巴老听了戈文的话,不仅没有高兴,反而有些担心起来。

    “巴老,我错了。我会思考成熟后才动笔的,您放心。在上海照顾您的那段日子里,您对我的教诲我从来没有忘记!……”戈文的内心有些感动起来。

    这就是巴金!

    这就是那个以垂暮之年擎起整个中国文坛前进的巨人!

    在上海亲自照顾巴老,才知道老人究竟有多么的伟大。

    多少次巴金在阅读完青年作家的作品后,用颤巍巍的手去给他们写信,就是为了告诉那些年轻的作家,他们的作品自己看了。对于年轻人的鼓励和谅解,他从来都义无反顾。

    多少次,巴金在知道一些年轻作家的处境艰难后,竭尽心力的为他们解除烦忧。在王蒙、6文夫等人复出后创作的新作品因为一些缺点而受到评论界的批评而处境困难时,是他为他们辩解“缺点有时难免,可以批评,但不能采取打棍子的办法。”

    多少次,在自己创作完一篇文章后,老人带着老花镜,拿着笔,一笔一划的帮自己校核文章,老人对文章的分析,提出个人的看法,让自己获益良多。

    巴老对年轻作家对自己的鼓励和支持,是自己这青年一代作家一定要铭记于心的。

    自己一定要创作出一部真正的长篇经典!

    不如此,自己根本无法再去面对老人!

    ……

    ……

    《明朝的那些事儿》突然之间悄然的兴起,被人们议论的纷纷扬扬,这其中最高兴的应该就属龙绍了。

    观察到目前的情况时,龙绍为自己当初的决定感到自豪。

    当初是他坚持要给戈文再提高一些版税,哪怕明知道《明朝的那些事儿》的题材是最为不畅销的历史读本。

    龙绍相信自己的眼力,也相信戈文的能力。

    现在尽管《明朝的那些事儿》仅完成了朱元璋卷,可是这突如其来的议论,让龙绍这个中国出版界出类拔萃的人才敏感的意识到,人民出版社或许应该立刻上马这个项目,借这股东风来烧起《明朝的那些事儿》图书出版这把熊熊烈火。

    不过眼前的东风似乎还小了点!

    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大国崛起》带动了图书的销量这件事的启,龙绍一回生二回熟的试图重启这种宣传模式。

    他一方面申请人民出版社尽快出版行《明朝的那些事儿》第一卷,另一方面却是碘着脸皮去联系许浩。

    戈文单单在广播里说了一段《明朝的那些事儿》就引起了如此大的哗然,如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像《大国崛起》一样制作《明朝的那些事儿》,那结果又会怎样呢?

    会不会像《大国崛起》一样,再次造成巨大的轰动?同时引爆图书的销量?

    龙绍持乐观的态度。

    于是,原本一直在闭关的戈文,不得不在自己的书房再次招待了龙绍和许浩的联袂来访。

    当听到两人的计划,戈文不得不佩服眼前的这两人。

    或许受眼界的限制,这个时代的人没有后世那种突破性的思维和创新的意识。

    可是这仅仅是因为大家从来没有接触过,只要看过,听过,说过,这些人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人才永远都是人才,不受时代和历史的影响!

    从某种方面来看,自己之所以能够在这个时代混得风生水起,除了自己肯狠下心来努力学习之外,最重要的是自己比他们多了几十年的经验和阅历。

    这就像爱因斯坦所说的格言类似: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只是,两人的计划却有着一个最致命的缺陷!

    看着两人期盼的眼神,戈文问道:“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时间的因素?你们觉得我写作的度能跟上广播的度吗?如果朱元璋卷广播结束时,《明朝的那些事儿》第二卷还没有写完,怎么办?”

    听到戈文的质疑,龙绍和许浩都一下子就泄了气。

    龙绍这边还好说,一卷一卷的出版本来就是正常的现象。

    可是对许浩来说,如果仅仅只是广播一卷的话,那就有问题了。

    制作一部广播剧的花费其实并不少,人员、设备、场地、资金……

    如果《明朝的那些事儿》全部仅是一卷也算,制作完就算完事了。可是按照戈文所说,这《明朝的那些事儿》可是要写完整个明朝三百多年历史的。

    总不能戈文每写完一卷就制作一卷的广播节目,这中间的停顿怎么算?

    这种行为造成的资源浪费,别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领导们接受不了,便是许浩也不会同意的。

    “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许浩摇了摇头。

    说实话,龙绍的建议确实让他很心动。

    在从龙绍手中看过《明朝的那些事儿》的朱元璋卷原稿后,许浩就知道这绝对是一出可以媲美大国崛起的优秀节目。

    “也不是没有招……”龙绍摸着下巴慢慢的说道。

    说起着急来,还是龙绍最着急,毕竟这计划几乎全部出自他的手。

    “什么意思?”许浩眼睛一亮。

    “刚才戈文说是他完成的时间赶不上广播播出的时间,但是……如果能够赶上呢?”龙绍笑眯眯的看着戈文。

    “……”

    看着两人不还好意的目光,戈文气极反笑:“大叔,你不会是想累死我吧!”

    “戈文,我问你,昨天你说第二卷《朱允炆》这一两天也会完本是不是真的?”龙绍认真的问道。

    “没错,应该就在今天。”戈文点了点头。

    “照你这样的度来看,大概一周时间就能写完一卷。”龙绍胸有成竹的说道。

    他转过头看向许浩:“老许,你那边制作一卷节目大概要多长时间?”

    “唔……我们台对于节目的制作要求是很严的,一般光是准备工作就要一周左右,然后录制的话,应该会快一点,《明朝的那些事儿》朱元璋卷的话……应该在三到四天时间左右。”说起自己的专业来,许浩一下子向换了个人一般,脸上充满了自信。

    “对啊!咱们算一算,就算老许这边开始制作,第一卷录制完毕需要11天,接着录第二卷又需要4天。等这15天过去,戈文你应该又完成2卷。这就又是8天时间,这八天还够戈文你写一卷。这样的话,广播节目最少也能够录制5卷内容!”

    龙绍板着手指头数完又问戈文:“戈文,《明朝的那些事儿》你一共打算写几卷啊?总不能一直写下去吧?”

    “我之前曾预估了一下,大概会写六卷。”戈文回答道。

    前世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一共七册,戈文却不打算与他一样,对戈文来说,他这次写更多的是想写明朝历史上的辉煌印记,某些当年明月写的很简略的地方,他要详细的展开了写,某些当年明月花费了相当多的笔墨的地方,戈文却打算击毙带过。所以,两人的字数不会太接近。

    “这不就对了嘛!只要戈文你稍微写的再快一点,老许这边稍微放缓一点节奏,大家不就都配合起来了嘛!”龙绍双手一拍,便替戈文和许浩下了决定。

    “我靠,说来说去,这里面就属你得劲了!”戈文翻了个白眼。

    “老龙啊,我怎么感觉你的脸皮越来越厚了呢?”许浩也是有些气急。

    (未完待续。)